一候凉风至:
此时的风,已不是盛夏的 “热风”,
穿过街巷时会带着一丝清透,
傍晚站在窗前,能接住从远方捎来的第一缕秋意
二候白露生:
清晨的草叶上,开始凝结薄薄的露。
不像白露节气那般浓重,更像天地初醒时的一层轻纱,
太阳升起便轻轻消散,留一抹微凉在空里。
三候寒蝉鸣:
秋蝉的叫声比夏蝉更清亮,
带着 “知生命将尽而尽力高歌” 的意味,
在渐凉的午后声声入耳,像是在与夏天认真道别。
啃秋:老辈人说 “立秋啃秋瓜,不拉肚子”,
其实是借一个仪式感,与盛夏的瓜果好好告别。
咬一口冰镇西瓜,让甜爽在舌尖停留得久一点,
仿佛就能把夏天的热烈多留片刻。
贴秋膘:经历了 “苦夏” 的食欲不振,立秋后要 “以肉补膘”。
一碗炖得酥烂的红烧肉,一盅滋补的羊肉汤,
不仅是味蕾的满足,更藏着 “秋冬养好身” 的朴素期待。
戴楸叶:古人会在立秋这天摘楸叶戴在头上,
“楸” 与 “秋” 同音,既是应景的装饰,也暗含 “愿秋日顺遂” 的祝福。
如今虽少了这般讲究,
但摘一片新黄的叶子夹在书里,也算与节气的温柔互动。
立秋最妙的,是 “未全秋” 的状态:
荷花还在池塘里开得热闹,桂花香却已在夜里悄悄酝酿;
白天的阳光依旧热烈,傍晚的风却能吹走一身疲惫。
就像人生总在 “将变未变” 中向前 —— 夏天的遗憾,或许能在秋天得到弥补;
那些未完成的计划,正适合在清爽的天气里重新启程。
此刻,不妨停下脚步,
看看窗外的树影是否疏朗了些,闻闻晚风里是否多了丝凉意。
毕竟,秋天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终点,
而是 “慢慢来” 的从容:庄稼会慢慢成熟,
果实会悄悄饱满,
我们也能在这渐凉的时光里,把日子过得更扎实、更沉静。
愿这个秋天,
我们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 “饱满”—— 无论是工作的进展,
还是内心的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