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秋风送爽,菊花盛开之际,重阳节也悄然而至。
这个节日不仅象征着对自然、人生、亲情和友情的赞美与珍视,
还承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习俗和禁忌。
每年的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,也是全国的敬老节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人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。
为自己已经去世的亲人献上香烛、鲜花、食品等物品,并且向他们表达思念之情。
这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,更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的传承。
登高
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。
登高“辞青”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,
重阳节登山“辞青”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“踏青”相对应。
佩茱萸
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;
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
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带。
重阳节佩茱萸,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
吃重阳糕
据史料记载,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,较为随意。
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
讲究的重阳糕会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意。
重阳节前后,“秋燥”明显。
由于“秋燥”的影响,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,比如支气管炎、鼻炎等。
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,
少摄入过于油腻、甘甜、辛辣的,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的食物,
比如番薯、玉米、青菜、柿子、蜂蜜、黑木耳、银耳、百合、香蕉等。
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、蔬菜和食品,以养肝气。
这个季节,喝粥不但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胃肠道负担,对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帮助,
稀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、滋阴润燥之品,可起到养肺润燥的效果。
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
长大后他们又成了我们的根
也成了这个世界上
很会“说谎”的人
“我的身体自己知道,好得很,不用惦记。”
“你忙你的吧,我们没啥事。”
“等你再大一点,我就不操心了。”
“实在太忙今年就别回了,回来一趟挺累的。”
“家里什么都有,你攒着点钱,不要乱花。”
爱越深“谎言”越真
……
人生来来往往
却未必有那么多来日方长
一通电话、一个视频、一段语音、一张照片,跟父母长辈们拉拉家常,
分享日常都可以成为爱的连结和表达。
云网集团祝:
父母长辈们
岁岁重阳,均如意
时光不老,长安康
也希望屏幕前的你常回家看看